新闻资讯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多通道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“假阳性”问题分析

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

多通道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“假阳性”问题分析

更新时间:2018-12-2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797
  多通道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“假阳性”问题分析
  酶抑制率法检测原理:
  多通道农药残留速测仪采用国家标准GB/T规定的分析方法。该方法采用酶抑制率法(分光光度法),分析原理是基于一种生物化学反应,即在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(底物)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,生成胆碱和乙酸,生成的胆碱与二硫双对硝基苯甲酸(显色剂)产生显色反应,使反应液呈黄色。如果样品中带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,由于农药的存在能抑制酶的活性,使上述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减慢,从而使水解反应生成的胆碱减少,使显色反应产生的黄色变浅。通过测量一段反应时间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率(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),即表示为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抑制率。通过测量抑制率的大小,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农药的存在。
  酶抑制率法产生假阳性问题的原因:
  酶抑制率法测定某些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存在假阳性,这一点在国家标准GB/T说明中就明确指出:“葱、蒜、萝卜、韭菜、芹菜、香菜、茭白、蘑菇及番茄汁液中,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,容易产生假阳性”。
  综合文献资料和研究,发现产生假阳性的原因:
  1.某些蔬菜样品中含有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次生物质,它同样也能起到农药抑制酶活性的作用,故会使测定结果偏高,即产生假阳性,严重时使酶*失去活性,导致无法测量(如蒜)。
2.另一类蔬菜色素含量高(如韭菜含叶绿素高),汁液多(如番茄等),经样品处理后会使测试溶液带色或发浑,而这些带色或发浑的溶液在测试时容易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光度法的测定。 
  • 电话:TEL

    023-62936468

  • 邮箱:EMAIL

    2904271490@qq.com

  • 传真:FAX

    86-023-62936468

版权所有© 2025 游戏下注电竞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 备案号:渝ICP备15001585号-1    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 管理登录     sitemap.xml

TEL:023-62936468

扫码添加微信
Baidu
map